袋狮的头部较小,下颌强健,咬合力惊人。它们短而宽的头颅上长着巨大的前门齿,这些牙齿类似于真正肉食动物的犬齿,还有长而厚的裂齿,用于切割和撕咬猎物组织。袋狮的身体结实,前肢比后肢更长而且强壮,拥有五个脚趾,锋利的爪子中,尤其是发达的拇指,可以对握,适合在树栖生活。
袋狮生活在澳大利亚的森林、灌木丛和河谷地区,是典型的食肉动物,也是当时的顶级捕食者。它擅长隐藏在灌木中,突袭猎物,甚至包括像双门齿兽和巨型短面袋鼠这样的大型动物。袋狮用锋利的爪子牢牢抓住猎物,使其难以逃脱,再利用强壮的前肢将猎物摁住,并用强力的下颌和发达的门齿咬住猎物的喉咙,以此实施致命攻击。袋狮可能也擅长爬树。
尽管名字中都有“狮”字,袋狮与现代狮子没有任何血缘联系。与现代狮子相比,袋狮的体型较小,但在有袋动物中,它是最大的食肉者。食肉袋鼠和袋剑齿虎体型甚至更大。科学家研究表明,袋狮在史前食肉动物中的相对咬合力极为强大,因此被称为“凶猛的肉食猛兽”。有趣的是,现代与袋狮关系最近的动物是生活在澳大利亚、以桉树叶为食的考拉,而非袋鼠。袋狮属于食肉的远古有袋动物家族,以下将介绍其中两种典型的动物。
强齿袋鼠是强齿袋鼠类中比较古老的小型肉食袋鼠。型瘦长不超过1.5米,前后肢长度相近,粗壮前肢有锋利利爪。通常小群体生活,性情凶狠,能在草原上迅速追逐猎物。虽然裂齿不如其他有袋肉食动物发达,但它们具有锋利的门齿和前臼齿,能够精确命中猎物要害并撕咬,其分布主要在澳大利亚,与现代的麝袋鼠类亲缘关系密切。
袋剑齿虎生活在南美洲的早上新世和早更新世,是善于在地面奔跑的食肉动物。它们的四肢粗短,特别是前肢发达。体型相当于金钱豹,体重在110千克左右,具有庞大的头颅和碾碎食物的能力。袋剑齿虎特色在于其与剑齿虎相似的尖锐剑齿,使其成为可怕的猎食者。虽然它们并非南美洲最大的肉食动物,但凭借强壮的体质和隐蔽突袭技艺,成功捕捉草食动物作为猎物。
